/> 同行們看到我發表的文章,又聽到我的演講,不無羨慕地夸獎我說:“你真行,你真有才
我怎不行呢?看來這是天生
” 我不以為然,毫無保留并坦誠地告訴她:“你錯了
在小學,我作文沒一篇像樣的
在中學,僅有兩篇仿寫像點樣
” 她更感到奇怪,“那你現在為啥寫出的稿還能登報?” 回憶走過的寫作歷程,應是我不斷向自己挑戰的結果
八五年考入鐵嶺師范,八九年嗶業,在校的四年,除了學習必修的課程外,早、晚自習、大禮拜,一有閑空,我就鉆進閱覽室看書看報,摘抄、做筆記,整整寫了十余本
當我看到好文章,作者遇到的事和心情跟我相似,人家寫得好我卻不會表達時,我質問自己:“同樣是人,人家能做我為什么不能?” 同樣的題目,我先試著寫,然后再跟人家對比,找差距,琢磨人家的寫作技巧及語言風格,默默地背、記、積累語匯
一次偶然的機會,學校成立校廣播站,號召每位同學踴躍投稿,正好可以檢驗一下我的習作水平
我印象很深,八八那一年,我共投稿五篇
學校給我播放了四篇!那時我便癡癡地想:什么時候把我寫的文章打成鉛字登在報上呢? 八九年嗶業,我以記日記形式練筆
我想:哪怕是記流水帳,也能運用語匯,積累寫作素材
后來,我還真嘗到了寫日記的甜頭,覺得自己運用語匯和表達的能力愈發增強了
《讓我們都來追求知識吧——看〈京華煙云〉有感》被登在《鐵法礦工報》上就是我的日記內容
自從九三年我寫的文章登報后,我也結識了一些文人
發現他們比我寫的好,就向他們請教寫作經驗:要看書積累,要勤奮,要抓住瞬間產生的靈感
后來,我更加勤奮
閑余時間專攻寫作,還花錢買了一些寫作理論讀,訂閱了《詩刊》、《演講與口才》雜志,借閱各類報紙
注意觀察生活,積累素材
只要有所思,有所感就隨時記下
過段兒時日,作為讀者再讀自己的創作文章,看哪種報紙需要哪類稿件,就去投,以驗證自己寫作的成果
九三年來,已有七八十來篇文章散見報刊、雜志,我只有片刻歡欣
我清楚:人外有人,天外有天
只要生命不息,就要追求不止
我一直有一個理想:將來有一天要出一本書以整理我寫的文稿
現在看來也可以實現了,因為有的的文學網站可以給個人投稿自動升成文集了,那么出書就顯得不那么重要了
那么我新的挑戰目標是什么呢? 不斷地超越自己,寫出更好的東西來,就是我的挑戰目標
2005年9月修改
每一個觀察者帶著一雙創造的眼睛,功夫的漫長久路屬于這實際百般游覽,放不下的長久是本質的蓄意,生存不是假設,寰球路才滿了實際的人生
從那一天起,我女兒終于有了一個別致明快的名字:點點
這是一個既不凡也不俗同時也不是太嬌氣的名字
方圓百里,花花草草寶寶貝貝一類的名字,總歸是太多太濫了,而叫"點點"的,顯然不多見,也顯然富有個性
這就是我的山河故里,一次又一次出現在腦中,一次又一次被我用筆寫下
我知道,我是這兒土生土長的人
無論我身在何處,我永遠是一只風箏,而線的一頭系著的是故鄉的每一個人,每棵樹,每一朵花
我聽見天邊的云在召喚,那是飄過故鄉的云,我也曾故鄉飄過
這些年,不知昔日故鄉的風采還在嗎?看著身邊來來去去的身影,一顆游子之心是那樣地悲情惆悵
我流淚了,這是只有是一個游子的淚
想起故鄉,再一次濕了眼眶
平江無須歌惆悵,明月應是在故鄉,經年如水的故事,在每一個紅塵渡口,滋潤著情懷,豐盈著生命,風雨難摧
30、我愛了、盡力愛了、你不珍惜、我只能怪我自己自作多情了
以上就是關于從前的,今天的一元一分手機廣東紅中麻將群正規無押全部的內容,關注我們,帶您了解更多相關內容。
特別提示:本信息由相關用戶自行提供,真實性未證實,僅供參考。請謹慎采用,風險自負。




